貴州氣象高質量發展強基攻堅戰開局順利
- 作者:潘佳本 劉紹波 曠光彪
- 來源:當代先鋒網
- 發布時間:2023-10-28 05:22:18
10月27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貴州氣象高質量發展強基攻堅戰開局順利,各項工作進展明顯、成效突出。
國務院去年5月印發《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貴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與中國氣象局簽署《共同推進氣象高質量發展合作協議》,推動中國氣象局出臺《關于支持氣象服務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實施意見》,配套出臺了《關于推進貴州氣象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印發了《貴州氣象高質量發展三年規劃(2023—2025年)》。通過“一協議兩意見一規劃”,貴州完整構建了氣象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規劃總投資15.83億元,推進八個重點工程35個子項目建設。
系統謀劃,建立健全多方協同工作機制。省政府建立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分管省領導專題研究推進氣象工作機制,將氣象工作列入省政府年度重點工作調度。推動成立省發改、財政、氣象聯合工作專班,將氣象設施納入水利、農業農村、林業等部門規劃和項目建設,確保氣象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工程項目落地落實。2023年7月,推動召開省部聯席會,與中國氣象局協同調度推進貴州氣象高質量發展工作。
強基攻堅,氣象基礎能力建設取得新進展。建成由3086個地面觀測站、11部新一代天氣雷達、14部X波段天氣雷達、2部L波段探空雷達、3套地基遙感垂直觀測系統、3個水汽站和2個衛星地面接收站等組成的地空天立體氣象監測網。地面氣象觀測站平均站間距由7.5公里縮小至7.2公里,雷達一公里高度覆蓋率由72%提升至86.7%,高空垂直觀測系統水平分辨率由300公里縮小至240公里,氣象災害監測率達到79.54%。
完善機制,筑牢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以生命安全為氣象防災減災的最根本標準,完善了以氣象預警為先導的應急聯動機制,修訂“三個叫應”制度,優化遞進式精細化氣象服務機制,完善氣象風險預警業務,持續深化貴陽、遵義等大城市氣象服務,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2023年上半年緊急避險和轉移安置人次、因災死亡失蹤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分別較前5年同期減少87.6%、64.8%、52.8%。
賦能發展,服務保障經濟發展能力顯著提升。做好“數博會”“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等重大活動氣象保障服務,開展農產品氣候品質認證40余個,氣象指數保險承保茶葉、高粱農戶和企業200余家,農戶和企業獲得保險賠款2140余萬元。做好農業防雹減災,年均保護烤煙約100萬畝、經果林約600萬畝,防雹綜合減損上億元。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潘佳本 劉紹波 曠光彪
編輯 徐然 徐微微
二審 趙昆 李劼
三審 劉瑩 周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