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盯“家門口” 下足“繡花功”——鎮遠“古巷管家”將貼心服務送上門
- 作者:華姝
- 來源:當代先鋒網
- 發布時間:2023-04-06 00:00:00
3月21日上午,鎮遠縣?陽鎮興隆社區“古巷管家”魏興民和往常一樣,提著剛買的雞蛋和蔬菜往獨居老人黃九芝家中走?!包S大姐,菜買回來了,都是新鮮的,門口的垃圾我提走了,你一個人在家注意安全,有事就喊我……”
黃九芝今年73歲,去年摔傷腿之后,一直在家休養。與她一墻之隔的“古巷管家”魏興民主動承擔起為老人代買、代辦的責任?!袄衔禾焯靵砜次?,沒有他,我連吃飯都成困難?!秉S九芝說。
何為“古巷管家”?
“這是鎮遠縣持續深化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加強社區精細管理的有益探索和全新實踐?!辨傔h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去年6月,鎮遠縣針對多民族雜居、游客廣至的實際,以興隆社區為試點,探索推行“古巷管家”基層治理模式,組建由社區干部、老黨員、熱心群眾以及縣直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選派下沉的黨員干部組成的管家隊伍,以古城巷道網格為載體,開展矛盾糾紛化解、環境整治、安全生產、政策宣傳、紓困解難等工作,著力為群眾提供家門口的優質服務和精細管理。
“我們把社區10余條古巷道,按照地理相近、居住相連、便于服務的原則進行劃分,組建了一支22人的‘古巷管家’隊伍,服務居民、游客和商戶?!迸d隆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陳文杰說。
“古巷管家”楊凱華是鎮遠縣信訪局派駐幫扶興隆社區的“雙報到”黨員。去年9月,他開始對接服務四方井巷道。
“巷道石板壞了,不方便也不好看?!薄昂脦准彝呙嫫茡p,影響古鎮美觀?!比霊糇咴L時,楊凱華接到群眾反饋,立即整理資料,把情況反饋到相關部門,爭取政策,對古建筑進行修復。如今,楊凱華已成為四方井巷道居民人人點贊的“貼心人”。
“以前,群眾辦事找干部,現在,管家下沉到每家每戶,收集群眾需求,主動做好服務??偠灾?,群眾有需求,管家有回應?!标愇慕苷f。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完善基層直接民主制度體系和工作體系。
緊盯“家門口”這一重要環節,鎮遠縣正以“古巷管家”基層治理模式為載體,下足“繡花”功夫,健全完善社區精細化服務,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急難愁盼”問題解決在基層,以“基礎實”護“百姓安”,不斷提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華姝
編輯 孫蕙
二審 楊惠
三審 袁燕
-
【古今滔滔】城中飛舞的“黃色粉末”,竟然是傳統保健食品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記載了民間用松花粉來釀酒,“松花,甘、溫、無毒,潤心肺,益氣,除風止血,亦可釀酒。
天眼新聞客戶端 2023-04-10 22:31:19